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分营?”刘宇烈本能地对这个提议是相当的反感。这原因就是因为刚遭受了大败,刘宇烈还是感到待在自己身边的明军是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够给他自己增加一些莫名的安全感。不过刘宇烈还是掩饰住自己的情绪,接着问道:“那吴守备说说吧。”
“末将是这样想的。现在的大营本是后军大营,也就是能够驻扎后军的一万人。而现在大营中又涌入了二万多人。整个营盘就太小了,扩建大营或者分营本就是当务之急之事。”
“末将就想在大营前方十里左右的地方再建造一个前营,末将的汝宁营就驻扎在那里,即能够让打探的探子歇脚,也可以为大营增加一道屏障。所以恳请总督大人恩准。”
不要说吴世恭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作为本官是兵部侍郎的刘宇烈,对军务也不是一窍不通的,他当然明白现在明军分营的好处,所以他考虑了一会儿,就想答应下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底下的一些武官也拱手请命道:“末将愿往!”,“末将也要去前军!”……这个危险的任务竟然引起了一些武官的争夺。
其实这是昨天吴世恭他们这些后军武官商议好的应对措施之一。如果今天大帐议事的时候,有其他武官为难吴世恭他们,他们就会提出这个分营的主意。这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友军确实比敌军凶残啊!
不过让吴世恭有些奇怪的是,除了刘泽清和燕定山请命以外,这次他救回来的三位武官——河南都司陈中之、北直隶守备袁衡和山东守备卫理也在其中(江澄因为官衔太低,不能够参加这次大帐议事)。
陈中之和袁衡倒也罢了,他们也是客军。而山东守备卫理可是本地军将啊!吴世恭是不知道,卫理在以前也和刘泽清一样饱受了山东总兵丘磊的欺压之苦。所以当他们回营以后了解了发生了欺压和火并的事件,实力大损的他们立刻觉得还是和吴世恭抱在一起才会心安,所以当吴世恭提出分营的时候,他们也主动要求到吴世恭的前营中去。
不过,虽然那三位武官的立场,就像是他们的脚上长了弹簧一样,吴世恭还是对他们的加入很欢迎。这力量增强一份是一份。而现在就要看总督刘宇烈是不是答应了。
一看到这么多武官跳出来,刘宇烈当然是很不高兴。不用说,一定是那个说话好象温文尔雅的河南丘八挑动的。刘宇烈刚起来的,对吴世恭的一些好感立刻就是烟消云散了。
这不是证明了掌管大军的自己已经掌控不了军队了吗?除了保持中立的京营人马以外,这次大军中已经完全分裂成了两派。但是刘宇烈又不可能对他们有什么处置,不见得这些武官主动要求危险的任务,而刘宇烈却对他们大开杀戒吧。
不过刘宇烈平心静气以后想想,这多一些部队到前军也是好的。起码前军能够阻挡叛军多一些时间,也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嘛!
所以刘宇烈强压住心中的不快,说道:“就依你们。不过刘参将为前军的主帅,吴守备为副帅吧。”在这个时候,刘宇烈还不忘记挑拨一下前军武官之间的关系。
“诺!”所有前军的武官立刻领命。刘宇烈关于前军武官上下的设置也是正理,毕竟是刘泽清的官衔为高。再说,刘泽清和吴世恭的合作本来就很愉快,所以他们根本就不需要理会刘宇烈的小心思。
在又商议了一些军务以后,大帐议事顺利结束。所有前军的武官立刻集合起自己的部队,向前开进建造前军大营。
而好笑的是,吴世恭和刘泽清的联军,本来是后军,却一下子颠倒了过来成为了前军。
而前军大营的建造却很顺利,叛军并没有掩杀过来,看起来莱州城那个钉子,对叛军行动确实起了相当大的限制作用。整个战场在会战以后暂时平静了下来。
但战场平静的同时,朝堂上却乱成了一锅粥。
按照明朝重要征战中的惯例,刘宇烈的出征也是要一天一通报的。可是刘宇烈在莱州会战后急着逃跑呢,所以他的奏章也就断了三天。
而明朝的锦衣卫也并不是象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一样,只知道欺压善民和监视文官的。他们对于打探地方上的消息和敌军的动态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些锦衣卫会远赴关外,到敌境中去做间谍。
那莱州大败以后,只要明眼的人就能看得到这么多的溃兵和逃散的民夫,所以虽然没有刘宇烈的奏章,但很快的,锦衣卫和地方官府关于莱州大败的消息就传递到了明朝朝廷中。
但是还没有等崇祯皇帝和朝廷大学士们做出反应,刘宇烈大捷的奏章也传递到了朝廷。更有说服力的,刘宇烈还在大捷的奏章中,说明了自己的大军割取了一千多个叛军的首级。
什么能够作假,这首级却不可能作假。不是战胜了以后控制了战场,就算是打死了敌军也不可能割取战死敌军的首级。而这短短的时间,连杀良冒功都来不及。所以对于莱州会战的结果判断,整个明朝朝廷顿时凌乱了。
可是明军从莱州城下后撤和未解莱州城之围,这也是事实。因此分析到最后,崇祯皇帝和各位大臣基本上得出了结论。这次作战也就是两败俱伤,双方也不过是打了一个平手。
但是这个结论是中立的大臣客观的分析。对于那些有着各自政治目的的大臣,这个结论也就要按照自己的政治目的来各自解释了。
而这时候,一直蛰伏着的温体仁终于出马啦!主站派大臣立刻集合到了温体仁身边,向着主抚派大臣的首领——首辅周延儒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击。
而温体仁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招致命。他很聪明,并没有直接攻击周延儒本人,不去引起崇祯皇帝的逆反心理。
温体仁只是向崇祯皇帝指出:在周延儒当首辅以后,辽东大凌河城危在旦夕;登莱孔有德叛军又是屡屡得手;而陕西、山西民匪又是屡剿不利。再加上大明南北灾荒连连,这不是首辅周延儒的责任吗?
从结果论来说,温体仁的话确实有道理。但是温体仁还有一块重重的砝码。他在写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暗示说:这样的局面,勤勉的崇祯皇帝肯定是没有责任的。而作为曾经的状元公的周延儒,他在首辅位置上的努力,所有的人也看得见,所以崇祯皇帝对他的任命也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现在还是最好换个人吧。这换人如换刀,这换了首辅以后,说不定这大明朝的气运会转变过来呢。当然,那个换上首辅位置的大学士,肯定就是对崇祯皇帝最忠心耿耿的,能力也是最超群的自己啦!
温体仁肯定自学过心理学,他在奏章中保住了很要面子的崇祯皇帝所有的脸面。并且温体仁也摸透了一般人的心理。这就像是成绩不好的足球队,球队的老板会更换主教练一样,任何老板也有着换人如换刀的想法。
崇祯皇帝顿时被温体仁的奏章给打动了。不过,崇祯皇帝还是希望首辅周延儒主动请辞,不让自己落下个薄凉的名声。
而首辅周延儒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一方面和崇祯皇帝大打感情牌,另一方面向崇祯皇帝指出:眼前的局面归根结底就是没银子。
如果有银子,早就在辽东加派军队,消灭后金政权了;如果有银子,登莱的孔有德也不会叛乱了;如果有银子,陕匪也没有这么多的灾民加入了;如果有银子,这连连灾荒也能够救济了。
而现在刘宇烈的军队,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和叛军两败俱伤(这是当时明朝朝廷的判断),因此,叛军目前的损失也很大。而且叛军本来就是以朝廷的官军为主的,招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招抚也是最省银子的解决办法。
当然,为了招抚成功,留用主张招抚的自己,也是最符合崇祯皇帝的利益的。
也不要说,这时候的周延儒运气也真是好。在四月十六日,山东巡抚徐从治在战斗中,中炮牺牲,莱州全城军民无不痛哭。
这给了周延儒招抚的主张加上了重重的砝码。因为这显示了叛军还是有着很强大的战斗力的。如果剿灭的话,这战斗持续的时间一定会很长,那花去的银子不就是象湖海一样啊!
而摇摆不定的崇祯皇帝也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偏向了主抚派。
但是这场大戏是高潮连连。立刻又有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夜枭与百灵  媚骨攻心  破虚入圣  美人有邪  山野村夫  间谍(二战)  追光之外  兵疯天下  【博君一肖】我家那小子  快穿之拯救下堂妻  与瓷【H】  你我非嫁不可  沉鸢  逍遥小渔农  意乱情迷(NPH)  [黑执事]星夜论  极度勾引  1v1 h  欲望邮轮(NPH)  穿越异世:野蛮情人  诱爱甜心:帝少夜夜宠  
简介社畜云章穿越修真界后又穿进一本真假千金文,成了假千金的亲妹妹。真假千金有一个共同的白月光卫王。卫王是皇太后嫡出,清隽绝俗,如天上月,在云隐寺出家。当云章穿书而来,拉着一家子跑路,路遇一少年,甚合胃口。卫王如月光清冷你意欲何为?云章别误会,就是看上你封地穿书成为假千金的亲妹妹后推荐地址...
她曾经经历九死一生助他踏上了帝位,她曾经贵为贵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扳倒了他的皇后,她一直以为她就是他的最爱。然而,在她苦尽甘来就要被册封为皇后的前一晚,她却被他悄无声息地毒杀看重生到现代的她又遇见了他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本文女主不会拘泥于宫斗或是宅斗,她会用与生俱来的本事放眼天下走上顶峰,这里将会是一个...
说到燕国公府的三姑娘宋懿兰,不少人都要羡慕地叹一声好命。明明是庶女出身,却得了长公主的青眼记在名下,不仅封了县主,还定下了世族崔家的大公子。一朝被崔家退亲,大大小小的贵女都等着看宋懿兰的笑话,却不知有一人,早就等着这一天。如果您喜欢贵女良缘,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呐,说话要凭良心!我一个太监,怎么可能和皇后妃子宫女有私情呢?还有,我一个太监,怎么可能是什么大宗师呢?清正司内廷卫圣学会墨者行会,还有那些化外高手怎么可能都会听我的呢?好吧,就算这些都是真的,可我一个太监,能有什么坏心思?PS异世界架空,有人有妖,有剑修有百家,骚操作修炼,依旧轻松向...
身怀神奇医术的莫问回到了离开二十年的故乡,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开始了。他身份神秘,由一个乡下来的普通医生,变为世界闻名的神医,他是一个强者,驰骋华夏,震撼世界,坐拥天下至尊,怀揽无尽美女黑暗世界,他越变越强大,看他如何操纵人生旅途,颠覆世界,书写华丽传奇。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医界圣手...
先皇驾崩,朝堂之人对高位虎视眈眈,新任少年皇帝成为傀儡,楚知南身为长公主,因喜丞相之子陆宴安而被当成一把利刃,唯一的亲人因她惨死。一朝重生,她发誓,定要灭奸佞,夺皇权,撕渣男,稳固南燕江山,还百姓一个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