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血浓于水13(第1页)

自从那次和孙小艺见了面之后,我就一直没再见到她了。顶着压力的学习生活,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便过完了一个学期。此时,开学已经三个星期了——我又得往家里打电话。自从进了城上学,我就很少回家,基本上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一个学期下来,回家的次数也不过四五次。因不常回家,每隔一两周我便会习惯性地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有时候我也会用校外的公用电话打去,不过那是在周末的时候。每次打电话回去,都是母亲接的,父亲不在家,妹妹大多数时间在学校里。后来父亲省吃俭用,才买了自己的手机,我在给家里打去的同时,也会给父亲打去。

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大多是由父亲打到账户上去的,有时我回家了,也会顺便带着一点返校。这个学年我没能拿到学校的春晖补助,那自然是因为期末考试的成绩排不上年纪前一百名。所以,上个学期我所有的生活费自然都是由父母和母亲来负担——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大部分都给了我和妹妹。第一个学期结束,我本以为可以拿到这份补助,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却万万没想到一份成绩通知单,便将这个小小的愿望给击得粉碎。看着成绩单上每一科的成绩,然后看看总分,再与前一名对比,结果总能令我有些愤愤不平。我开始抱怨,为什么与前者只差三分,我就一个子儿也拿不到,而他却每个月能拿到五十块。“这不公平,太不公平了。”当时我心里似乎就只剩下这两句抱怨了。不过,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心平气和地面对诸如此类的事情,然后立即投入到下一步,把那三分弄到手。我也常会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不可能绝对公平,我尽管可以无休止地愤慨、唠叨抱怨,但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对待不公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站到那个可以让你觉得公平的位置上去。

我在家里度过了我高中时候的第一个寒假,全家人聚在一起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日子虽是清贫,但却其乐融融——自然,拥有孔门三乐之一的父母健在,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世事无常,后来我对幸福的理解有所改变,确切的说,是学会了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接受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残缺。毕竟,有些人是不可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的——我们得学会独自去生活。懂得满足会更容易享有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感受,而不是拥有多少;一个人太在意得失利害,便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平添无限的烦恼。

好久没见到父亲,乍一看之下,发现父亲变了许多。微微皱眉的父亲,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几道皱纹,面部的皮肤白了许多,不过,我深知那不是长期没有在烈日下曝晒的缘故。相比之下,虽没见到母亲额头上的皱纹,但她的面部肤色却因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而显得暗黄,看上去要比我记忆中的苍老了许多。而刚上初一的妹妹,仍然是一副机灵好动的样子,个头已和我差不多了,却还时常在父亲和母亲面前耍孩子气。后来,生活的改变,才使她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成熟。

“爸,你那里的活儿怎么样?”寒假回家的第一天晚上,我问父亲道,“会不会很累人?”

“还过得去。”父亲道,“一想到你兄妹俩,在学校里能学好,将来有出息,我这脸上就贴光了,干起活来也觉得有劲。”父亲刚刚把碗筷放下,便撕过一旁的纸巾来擦拭额头上的汗珠。他喜好辣食,但凡有炒类的菜式,均要放上一定的辣椒,似乎只有吃饭的时候辣得满头大汗才算过瘾。我在学校里吃惯了较为清淡的菜,因此吃起家里的菜来,便觉得辣味十足。当然,食辣之性并非只有父亲,在沧海这一地区,一日三餐似乎都少不了辣椒,而且饮食多以麻辣为主,可谓无辣不欢。

我没想到“还过得去”这四个字便是父亲给我的全部回答,所以,当他把话说完,我还满心期待着他会有更多的补充。我只是想更多的了解父亲,了解他在面条厂里的工作和生活。

“还过得去。”母亲是最了解父亲的,她说,“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就算遇到再大的坎你爸也要过得去啊,过不去怎么行呢——过不去也得过,不过,你们还能上学吗?”

父亲吸着烟筒,一声咕噜咕噜的响声从烟筒里传出。一团烟气在父亲抽离了嘴时从烟筒里冒了出来。父亲的烟瘾不轻,但在面条厂里工作时,他得忍着。我也劝过他戒烟,并对他讲明了吸烟对身体的害处,可他说自己戒不了。

“你不知道,”母亲说道,“你爸五点钟左右就得起床了,首先得把一袋袋的面粉从仓库里搬上传送带,然后倒进几个与机器相连的大塑料桶里,再往里边放水,搅均,等到所有面条成形,被挂到风干棚去的时候,天才蒙蒙亮。”

我的神情虽则平静,但内心却一片混乱,所有关于父亲的记忆,此时虽则清晰,却那么的零碎——我无法想象为了我们,父亲需要承受多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得有多辛苦。

母亲接着说道:“吃过早点,休息片刻之后,又接着把前一天已风干的面条整装入袋,再搬进储存室。等到这些都忙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晚上还要做到十点钟才能休息。”

“那不是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吗?”妹妹说。

“吃午饭时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父亲回道,“下雨天的时候是不做活的。”

父亲是爱我们的,这从小我便能感受得到——他对我们的爱无微不至。所以我并不相信我所听到的那些关于父亲和母亲的闲言碎语,虽然它们只是我小时候从邻里那里听来的。直到后来,他们似乎觉得我懂事了,不该和我开那样的玩笑,才渐渐地没了闲话。对此,我也曾似懂非懂地问过母亲,可她总是一口否定,叫我不要听信他人的谣言。“他们都是拿你逗乐,和你开玩笑的。”母亲说道。是的,我和玉凤怎么会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呢?

生活需要留出缝隙,给爱以存活的气息。可是,父亲和母亲之间,似乎很少有这样的缝隙——他们之间的爱,或许不是互递一束玫瑰,或者一杯咖啡,也许也不曾是,而是共饮一杯掺杂着生活之苦味和甜味的白开水。虽然父亲和母亲时常会因生活中的琐事而拌嘴,但多数时候都有妹妹打圆场,父亲也似乎总会避开母亲的气头,尽量不与母亲争执。这样两三句下来,也就再也吵不下去了。

和以往相比,刚刚过去的那个寒假却是个例外,我没听到父亲和母亲拌过嘴,大概是因为长久分离,而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又很短暂。父亲在外打工,几乎和我一样,很少能够回到家里来。我回校不到一个星期,父亲便也离家去了面条厂。

自从那次和孙小艺见了面之后,我就一直没再见到她了。顶着压力的学习生活,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便过完了一个学期。此时,开学已经三个星期了——我又得往家里打电话。自从进了城上学,我就很少回家,基本上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一个学期下来,回家的次数也不过四五次。因不常回家,每隔一两周我便会习惯性地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有时候我也会用校外的公用电话打去,不过那是在周末的时候。每次打电话回去,都是母亲接的,父亲不在家,妹妹大多数时间在学校里。后来父亲省吃俭用,才买了自己的手机,我在给家里打去的同时,也会给父亲打去。

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大多是由父亲打到账户上去的,有时我回家了,也会顺便带着一点返校。这个学年我没能拿到学校的春晖补助,那自然是因为期末考试的成绩排不上年纪前一百名。所以,上个学期我所有的生活费自然都是由父母和母亲来负担——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大部分都给了我和妹妹。第一个学期结束,我本以为可以拿到这份补助,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却万万没想到一份成绩通知单,便将这个小小的愿望给击得粉碎。看着成绩单上每一科的成绩,然后看看总分,再与前一名对比,结果总能令我有些愤愤不平。我开始抱怨,为什么与前者只差三分,我就一个子儿也拿不到,而他却每个月能拿到五十块。“这不公平,太不公平了。”当时我心里似乎就只剩下这两句抱怨了。不过,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心平气和地面对诸如此类的事情,然后立即投入到下一步,把那三分弄到手。我也常会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不可能绝对公平,我尽管可以无休止地愤慨、唠叨抱怨,但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对待不公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站到那个可以让你觉得公平的位置上去。

我在家里度过了我高中时候的第一个寒假,全家人聚在一起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日子虽是清贫,但却其乐融融——自然,拥有孔门三乐之一的父母健在,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世事无常,后来我对幸福的理解有所改变,确切的说,是学会了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接受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残缺。毕竟,有些人是不可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的——我们得学会独自去生活。懂得满足会更容易享有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感受,而不是拥有多少;一个人太在意得失利害,便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平添无限的烦恼。

好久没见到父亲,乍一看之下,发现父亲变了许多。微微皱眉的父亲,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几道皱纹,面部的皮肤白了许多,不过,我深知那不是长期没有在烈日下曝晒的缘故。相比之下,虽没见到母亲额头上的皱纹,但她的面部肤色却因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而显得暗黄,看上去要比我记忆中的苍老了许多。而刚上初一的妹妹,仍然是一副机灵好动的样子,个头已和我差不多了,却还时常在父亲和母亲面前耍孩子气。后来,生活的改变,才使她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成熟。

“爸,你那里的活儿怎么样?”寒假回家的第一天晚上,我问父亲道,“会不会很累人?”

“还过得去。”父亲道,“一想到你兄妹俩,在学校里能学好,将来有出息,我这脸上就贴光了,干起活来也觉得有劲。”父亲刚刚把碗筷放下,便撕过一旁的纸巾来擦拭额头上的汗珠。他喜好辣食,但凡有炒类的菜式,均要放上一定的辣椒,似乎只有吃饭的时候辣得满头大汗才算过瘾。我在学校里吃惯了较为清淡的菜,因此吃起家里的菜来,便觉得辣味十足。当然,食辣之性并非只有父亲,在沧海这一地区,一日三餐似乎都少不了辣椒,而且饮食多以麻辣为主,可谓无辣不欢。

我没想到“还过得去”这四个字便是父亲给我的全部回答,所以,当他把话说完,我还满心期待着他会有更多的补充。我只是想更多的了解父亲,了解他在面条厂里的工作和生活。

“还过得去。”母亲是最了解父亲的,她说,“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就算遇到再大的坎你爸也要过得去啊,过不去怎么行呢——过不去也得过,不过,你们还能上学吗?”

父亲吸着烟筒,一声咕噜咕噜的响声从烟筒里传出。一团烟气在父亲抽离了嘴时从烟筒里冒了出来。父亲的烟瘾不轻,但在面条厂里工作时,他得忍着。我也劝过他戒烟,并对他讲明了吸烟对身体的害处,可他说自己戒不了。

“你不知道,”母亲说道,“你爸五点钟左右就得起床了,首先得把一袋袋的面粉从仓库里搬上传送带,然后倒进几个与机器相连的大塑料桶里,再往里边放水,搅均,等到所有面条成形,被挂到风干棚去的时候,天才蒙蒙亮。”

我的神情虽则平静,但内心却一片混乱,所有关于父亲的记忆,此时虽则清晰,却那么的零碎——我无法想象为了我们,父亲需要承受多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得有多辛苦。

母亲接着说道:“吃过早点,休息片刻之后,又接着把前一天已风干的面条整装入袋,再搬进储存室。等到这些都忙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晚上还要做到十点钟才能休息。”

“那不是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吗?”妹妹说。

“吃午饭时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父亲回道,“下雨天的时候是不做活的。”

父亲是爱我们的,这从小我便能感受得到——他对我们的爱无微不至。所以我并不相信我所听到的那些关于父亲和母亲的闲言碎语,虽然它们只是我小时候从邻里那里听来的。直到后来,他们似乎觉得我懂事了,不该和我开那样的玩笑,才渐渐地没了闲话。对此,我也曾似懂非懂地问过母亲,可她总是一口否定,叫我不要听信他人的谣言。“他们都是拿你逗乐,和你开玩笑的。”母亲说道。是的,我和玉凤怎么会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呢?

生活需要留出缝隙,给爱以存活的气息。可是,父亲和母亲之间,似乎很少有这样的缝隙——他们之间的爱,或许不是互递一束玫瑰,或者一杯咖啡,也许也不曾是,而是共饮一杯掺杂着生活之苦味和甜味的白开水。虽然父亲和母亲时常会因生活中的琐事而拌嘴,但多数时候都有妹妹打圆场,父亲也似乎总会避开母亲的气头,尽量不与母亲争执。这样两三句下来,也就再也吵不下去了。

和以往相比,刚刚过去的那个寒假却是个例外,我没听到父亲和母亲拌过嘴,大概是因为长久分离,而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又很短暂。父亲在外打工,几乎和我一样,很少能够回到家里来。我回校不到一个星期,父亲便也离家去了面条厂。

山高路远  和霸总闪婚后,真千金在豪门乘风破浪  梦回青春时代  织田家的恶鬼姬—番外篇  咒术回战:漏瑚传  相思与君绝  渣夫自重,受气农妇觉醒了  重生两次我的金手指才上线  带着商超穿七零,硬汉军官被我拿捏了  抗战之潜伏者  鸾唳天下  分手后,我被美女包围了  不装了,我就是绝世天才楚枫楚月  很简单,我屠她满门不就是了  万剑臣服  我在异界卖烟酒  从战斗机飞行员到王牌战将  降维打击  艾尔登生存录  劳苦功高  

热门小说推荐
我与十位,美女总裁的故事

我与十位,美女总裁的故事

关于我与十位,美女总裁的故事亲手培养出一位女总裁是什么体验?亲手培养出一位女首富又是什么体验?那如果亲手培养出全球富豪榜前十呢?重活一世,常青带着白月光与青梅,从零开始,一步步在商海中崭露头角,这期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女强人,与她们发生了宿命的交集...

男神,请对我温柔一点 完结+番外

男神,请对我温柔一点 完结+番外

二十岁,急速蹿红的高颜值新生代偶像安纪宇其实是个骨灰级网游高手,而在一款热门新手游中,他有了一个新队友一个名叫大白兔奶糖真好吃的萌妹子。十八岁,身为苦逼高三党的赵彬,借着游戏释放学业压力,...

休夫后我给前夫当皇婶

休夫后我给前夫当皇婶

一朝穿越,穆涵她穿成了一个200斤的古代胖女人。老天爷,这是什么情况!原主嫁的的夫君还是个渣男世子,小妾一箩筐。原主这什么眼神,看上个渣男!看她不把那个渣男休了,自己回家逍遥快活,岂不美哉!只是这个与她有过几面之缘的摄政王怎么回事?怎么老是扒拉她,还不放手了!如果您喜欢休夫后我给前夫当皇婶,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弃婿如龙

弃婿如龙

关于弃婿如龙结婚三年,废物女婿忍受各路白眼,可他却坐拥亿万资产...

女村长的贴身兵王

女村长的贴身兵王

拥有医术厨艺和功夫的特种神兵苏木因为在特种训练营犯了错误,被安排到农村给一名实习女村长当保镖。在农村和都市,苏木桃运连连,各类美女投怀送抱。通过和美女们一次次的接触,苏木也慢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给他一个村,还你一座城!苏木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的实现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重生后我成了反派大佬的后娘

重生后我成了反派大佬的后娘

林青禾穿进了小说里成为书中一个炮灰女配,小说背景架空了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六零年代,虽然物资匮乏生活单调,但这并不是她所担忧的,因为她有一个不大的随身空间,里边塞满了物资,暂保衣食无忧。她担忧的是,要是她记得不错,她的三个便宜儿子未来会成为大反派,跟他们那个正直高冷的爹最终都落得一个不得善终的下场。林青禾看着眼下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