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8(第1页)

他果然出现

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人群中稍稍愿意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

因为这个问题太深?有这个因素,但人们历来都有探求艰深的好奇,就连大得无法想象的宏观世界和小得无法想象的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研究对象,怎么对人生问题的探求却寥落至此?

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

——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但是,谁都想听听。

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有人这样做过,但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是一些浅陋而造作的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还是故意编造的,然后发几句评述,吐一点感慨,好像一谈人生,作者和读者都必须一起返回到极幼稚的年岁;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参与谈论,像欧洲的那位培根,但不知怎么一谈人生就丢开了推理分析过程,只剩下了一堆武断的感想和结论,读起来倒也顺畅,一到实际生活中就显得过于浅陋,联想到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经历,这些谈论的价值自然就不会很高。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告别意识,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然的鸟瞰方位。但是,找啊找,等啊等,发现相继谢世的老人们很少留下这方面的言论,他们的最后岁月往往过得很具体,全部沉溺在医疗的程序、后事的嘱托、遗产的分割等等实际事务上。在病房杂乱的脚步声中,老人浑浊的双眼是否突然一亮,想讲一些超越实际事务的话语?一定有过的,但身边的子女和护理人员完全不会在意,只劝老人省一点精神,好好休息。老人的衰弱给了他们一种假象,以为一切肢体的衰弱必然伴随着思维的衰弱。其实,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迸发,这种迸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烟霞,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其珍贵,人们只在挽救着他衰弱的肢体而不知道还有更重要的挽救。多少父母临终前对子女的最大抱怨,也许正是在一片哭声、喊声中没有留出一点安静让他们把那些并不具体的人生话语说完。

也有少数临终老人,因身份重要而会面对一群宁静而恭敬的聆听者和记录者。他们的遗言留于世间,大家都能读到,但多数属于对自己功过的总结和感叹,对未竟事业的设想和安排,也有人生意蕴,却不以人生为焦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事业的中断;生命乐章在尾声处的撼人魅力,并没有以生命本身来演奏。

凡此种种,都是遗憾。

于是,冥冥中,大家都在期待着另一个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太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地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

这种期待,来自多重逻辑推衍,但他果然出现了,出现于遥远的美国,出现后又立即消失。一切与我们的期待契合。

他叫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职业和专业与我们的期待简直天衣无缝。他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而老师则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这样的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

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

看来,像我一样期待着的人实在不少,而且不分国籍。

与生活讲和

翻阅这份听课笔记时我还留有一点担心,生怕这位叫莫里的老人在最后的课程中出现一种装扮。病危老人的任何装扮,不管是稍稍夸张了危急还是稍稍夸张了乐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最容易让人不安。

莫里老人没有掩饰自己的衰弱和病况。学生米奇去听课时,需要先与理疗师一起拍打他的背部,而且要拍得很重,目的是要拍打出肺部的毒物,以免肺部因毒物而硬化,不能呼吸。请想一想,学生用拳头一下一下重重地叩击着病危老师裸露的背,这种用拳头砸出最后课程的情景是触目惊心的,没想到被砸的老师喘着气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

学生接过老师的幽默,说:“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了我一个b!再来一下重的!”

——读到这样的记述,我就放心了。莫里老人的心态太健康了,最后的课程正是这种健康心态的产物。

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步步为营,逐段摧毁,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然而莫里老人是怎样面对的呢?

他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他觉得也终于有了一次充分感受身体的机会,而以前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对于别人的照顾,开始他觉得不便,特别是那种作为一位绅士最不愿意接受的暴露和照顾,但很快又释然了,说:

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

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

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他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他由此得出结论: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强制爱恋  爱你至死方休  虫族之婚后生活  胜女的罗曼史  爱你隔着云端  前妻,离婚无效  [综]黑暗本丸洗白日常  男票爱穿小裙子  萌妻不服叔  夜夜闹不停:冥夫你太妖  保镖  买个爹地宠妈咪  傅少的亿万甜妻  心理学与读心术  异血天尊  苗疆道事:神秘苗疆巫蛊传奇  先生  笛声何处  星际大画师  都市鬼谷医仙  

热门小说推荐
从淘金开始的财阀

从淘金开始的财阀

谢金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特殊能力,能够让他探测到一定范围之内的所有物品的属性,因为这个能力,他从淘金开始,逐渐走向了白头鹰国的财富最巅峰。(无虐,无郁闷,有逻辑,爽快合理北美财阀崛起之路)如果您喜欢从淘金开始的财阀,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影视世界去挑战

影视世界去挑战

罗南刚醒来,就身处影视世界,自己是谁?做挑战任务,可以恢复记忆?身边是双人滑女伴刘菲,可他受伤了,刘菲要配给邵北笙?那怎么行!挑战邵北笙,挑战滑冰极限,快点儿恢复记忆,罗南拼了!第一个世界陪你逐风飞翔除了竞技挑战,似乎还可以挑战别的?第二个世界北京爱情故事要杨紫曦给自己唱征服?如果您喜欢影视世界去挑战,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朕要雄霸天下

朕要雄霸天下

林政穿越成小说中大离王朝反派皇帝。小说中他的结局已经注定,会被小说主角以‘吃他娘,喝他娘,打开城门迎周王,周王来了不纳粮’之名,活活吊死。林政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看着这权臣当道,匪寇横行,民不聊生,妖魔出世的朝代,林政只好提起了屠刀朕要雄霸天下!如果您喜欢朕要雄霸天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玩转电竞:大神萌妻带回家

玩转电竞:大神萌妻带回家

Kpl最婊男选手陆衍的择偶标准是长得比我好看的,妲己玩的比我骚的。步谣无语吐槽你果然不喜欢人类。点开游戏界面,看到一条亲密关系申请队长申请成为你的恋人。步谣懵了,这是几个意思?骂我不是人?如果您喜欢玩转电竞大神萌妻带回家,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的舅舅是因扎吉

我的舅舅是因扎吉

17岁那年,李莫身高半年内暴涨20厘米。171的小个子的速度,球感,脚法几乎丧失。但好在,足球羁绊系统让他得到了大舅菲利波因扎吉的得分嗅觉模板转型成为锋线杀手。接下来范佩西离开后的阿森纳锋线答案,你和范佩西有了竞争羁绊,获得范佩西凌空抽射模板你被阿扎尔视为一生之敌,获得你让姆巴佩/哈兰德仰慕至极,获得世人爱我,恨我,笑我,轻我,皆为吾之羁绊。有羁绊就变强!世界足坛从此诞生了一名越来越全能的球场怪兽。可中可边。可攻可守本书又名进击吧大舅我只想和你玩兄弟足球!关于我不断进球这件小事...

诸天武道纵横

诸天武道纵横

倚天屠龙任逍遥!天龙独步纵江湖!龙蛇演义震天下!。。。。。。穿梭诸天万界,追寻武道真谛如果您喜欢诸天武道纵横,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