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第二十五 汉纪十七 公元前67年一公元前62年共6年(第5页)

8当初,掖庭令张贺经常向他的弟弟、车骑将军张安世称赞皇曾孙一表人才,以及各种异象,张安世就制止他,认为少主在上,不宜称颂曾孙。等到皇上继位,张贺已死,皇上对张安世说:“掖庭令平生一向称赞我,将军则总是制止他,这是对的!”皇上追思张贺的恩情,想要把他的坟封为恩德侯,又设置守墓采邑二百户。张贺有子早死,过继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张彭祖小时候又和皇上同席念书,皇上想封赏他,先赐爵关内侯。张安世深切地辞让对张贺的封赏,又要求减少守墓的采邑,一直争取到减为三十户。皇上说:“我这是为了报答掖庭令,跟你没关系!”张安世才停止,不敢再讲话。

9皇上心中还是忌惮原昌邑王刘贺,赐给山阳太守张敞玺书,让他谨慎地防备盗贼,严密监视过往来客,并且秘密进行。张敞明白皇上意思,于是上奏汇报刘贺的情况,分析他被废的原因,说:“原昌邑王这个人,皮肤青黑色,小眼睛,鼻尖有点塌陷,头发眉毛稀少,身材高大,但曾经中风,行走不便。我曾经和他谈话,试探他的意向,就说:‘昌邑有很多猫头鹰啊!’他说:‘是的,之前我到长安,没有猫头鹰,到了济阳,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我观察昌邑王的衣服、言语以及跪下起立的姿势,就像是一个白痴一样。我又跟他说:‘哀王(指刘贺的父亲刘髆)的歌舞女张修等十人,没有生孩子,却一直枯守哀王墓园,您看是不是放她们回家吧?’刘贺说:‘让她们一直守着,生病不要管,相互打架杀伤也不管,就是要她们早早死光!太守怎么还要放她们回家呢?’可见刘贺的天性就是喜欢乱亡,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仁义。”皇上接到这份报告,才知道刘贺不足为虑。

宣帝元康三年(戊午,公元前63年)

1春,三月,汉宣帝下诏,封原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

2三月二日,汉宣帝下诏说:“朕为平民时,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卫尉许舜,侍中和光禄大夫许延寿等,都对朕有旧恩。还有已故的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学习文学经术,功德尤为显著。《诗经》不是说‘无德不报’吗?现在,封张贺的继子、侍中与中郎将张彭祖为阳都侯,追赐张贺谥号为阳都哀侯,丙吉为博阳侯,史曾为将陵侯,史玄为平台侯,许舜为博望侯,许延寿为乐成侯。”张贺还有一个孤孙叫张霸,年仅七岁,被任命为散骑(皇帝侍从)和中郎将,赐爵为关内侯。在汉宣帝以前的老相识中,即使是当初他被囚禁在郡邸狱时的狱吏,凡是曾对他有照顾保护之恩的,都被加官进爵,赏赐田宅、财物,各以其恩情深浅报答。

丙吉在受封时正生着病,皇上担心他的病好不了,就派人将印绶送到他的病榻前,希望他能在生前受封。太子太傅夏侯胜说:“丙吉不会死的!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能享受到他的回报,并延及子孙。如今丙吉还没有得到陛下的回报,所以他的病虽然重,但不会死!”后来,丙吉果然病愈。

张安世自以为父子两人都被封侯,权位过高,于是向汉宣帝请求辞去俸禄。汉宣帝下诏,命令衙门以“无名钱”的名义,将张安世的俸禄存在都内(大司农总库),积累了数百万之多。张安世为人谨慎周密,每次与皇上商议决策大政并做出决策后,他总是称病回家休养,等听到皇上颁布诏书后,他就假装惊讶,派他的属吏到丞相府询问。所以朝廷大臣并不知道他参与了决策。张安世曾经向皇上推荐过一个人,这个人后来感谢他,他就大为恼恨,说:“举贤荐能,岂有私自答谢!”然后就跟对方断绝来往。有一位郎官功劳很高却没有得到升迁,于是求张安世为自己向皇上说几句话。张安世回答说:“你的功劳很大,陛下自然知道,我们当臣子的怎么能说自己的好话?”拒绝替他说话。过了不久,这个郎官果然升官了。张安世意识到自己父子地位的尊显,非常不安,为自己的儿子张延寿申请外放做地方官,皇上任命张延寿为北地太守,过了一年多,皇上怜悯张安世年老,又把张延寿调回来,任命他为左曹(尚书府东厢主管)、太仆等职位。

【华杉讲透】

张安世的处世之道,和张良一样,就是比自己“该拿的”少拿一点,追求利益最小化,不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保平安。地位如果太尊显就会招致嫉妒,被嫉妒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风险。他申请将儿子调任地方官,也是因为担心儿子没有父亲的修养和品德,参与宫廷斗争,危及家族安全。

他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不市恩”。市,就是卖。他为国家举荐人才,而被举荐的人得到了升迁,蒙受的是国恩而不是他的私恩,感谢的应该是皇上而不是他。如果感谢他,那就是把他对皇上的影响力在市场上出卖了,这样的出卖,其实就是结党营私,形成小圈子和利益集团。他断绝和被举荐者的来往,就是公开显示:没有哪个人是“我的人”,大家都是皇上的人。

总结他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一、比“该拿的”少拿一点,主动退让。

二、一切思考和行动都站在皇上的立场。

3夏,四月十四日,汉宣帝立皇子刘钦为淮阳王。

皇太子刘奭在十二岁时就已经熟读《论语》和《孝经》。太子太傅疏广对少傅疏受说:“我听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老子》)。’如今咱们仕宦已经到了二千石级别的高位,功成名就,如果再不知止,将来恐怕要后悔!”于是父子二人都称病,请求退休回家。皇上都批准了,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也赠送黄金五十斤。公卿和老友们在东都门外设酒席为他们饯行,送行的马车有数百辆。道路围观的群众都说:“二位大夫真是贤明!”甚至有人为此叹息流泪。

疏广、疏受回到家乡后,每天都让家人变卖黄金,摆设宴席,请族人、故旧和宾客一起饮宴娱乐。有人劝疏广为子孙留一点黄金和产业,疏广说:“我也不是老糊涂,能不替子孙着想?只是我家本来就有田产房屋,子孙们只要勤劳耕作,就足以丰衣足食,不会比普通人差。但如今增加田产,让他们有富余,那不过是教他们懒惰而已。如果他们有贤能,钱多了会损害志向;如果他们愚蠢,钱多了会增加罪过。况且,富贵是招人怨恨的东西,我既然不能教化子孙,就不要用钱财增加他们的过失,替他们招来怨恨。况且我这些钱,是圣上给我养老用的。我用这钱与乡党、宗族共享皇上的恩赐,度过余生,这样不好吗?”族人都心悦诚服。

【华杉讲透】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疏广、疏受就是这样的君子。在朝廷,他们不愿招人嫉妒;甚至回到家乡,他们也不愿意招来乡人的嫉妒。如果带着钱回去,把家乡的好田好地都买了,家乡人看着也不开心,不如把钱花了,跟大家一起吃喝,一起开心!

至于要不要留钱给子孙,他们也自有一番道理。我想起父亲生前常对我说:“家有斗金,不如日进分文。”有多少钱才叫够呢?无论多少都不够!但只要有赚钱的能力,随时管够!

4颍川太守黄霸下令:各驿站及基层乡官都要养鸡和猪来赡养孤寡老人和穷人。后来,他又推行教育条例,设置父老(处理乡村公共事务的官职,通常由当地有名望的老人担任)、师帅(表率、督学官员)和伍长(基层治安官员),并在民间推行。劝勉百姓行善防恶,耕田养蚕,勤俭节约,注意储蓄,种树养猪,不要把钱财浪费在没用的排场上。

黄霸治理的地方事务,看上去跟米粒、盐粒一样琐碎而细密,他却能集中精力贯彻推行。接见下属官吏和百姓时,他总能从谈话中找出问题,并用他知道的其他事情旁敲侧击,非常聪明且能认清事情的真相。下属都不知道他怎么什么都清楚,因此都说黄太守是神明,一丝一毫都不敢欺瞒他。奸猾的人,在颍川混不下去,都跑到其他郡去了,盗贼也日益减少。

对于下属官员,黄霸首先会进行教育感化,如有不遵从的,才会再施加惩罚,并努力让他们不再犯错误,不会轻易更换他们。许县县丞(县令的助手,相当于县政府秘书长)年老多病,耳朵也聋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县乡的官员)汇报说要辞退他。黄霸说:“许丞是个廉吏,虽然年老,还能够拜起坐迎,只不过耳朵不太灵便,有什么关系!”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如果频繁更换官吏,送旧迎新,是一笔费用。还有就是在新旧交接之际,奸吏趁机藏匿档案,盗取官家财物,公私耗费甚多,而这些费用最终都转嫁在老百姓头上。新来的官吏未必贤能,甚至还不如原来的,反而添乱。所以治理之道,不是要那官有多好,只是要排除太坏的人。”

黄霸外表宽厚,内心明察,深得官吏和百姓的心,颍川郡的户籍居民每年都在增加,政绩考核全国第一。汉宣帝征召他担任京兆尹。但过了不久,因为被指控犯法,黄霸接连遭到减薪处罚,最后被皇上贬回颍川担任太守。之前的俸禄是二千石,被贬回颍川后,只剩八百石了。

宣帝元康四年(己未,公元前62年)

1春,正月,汉宣帝下诏说:“八十岁以上的人,除了被控诬告、杀人和伤人之外,其他的罪行都不收监。”

2右扶风尹翁归卒,家无余财。秋,八月,汉宣帝下诏说:“尹翁归廉洁公正,治理人民政绩优异,赐给他的孩子黄金一百斤用作祭祀。”

3皇上下令有关部门调查高祖功臣子孙中丧失爵位的人,共查出槐里公乘(爵位第八级)周广汉等一百三十六人,每家赐给黄金二十斤,免除他们家的赋税,让他们能够祭祀祖先,世世不绝。

4八月十一日,富平敬侯张安世薨。

5当初,扶阳节侯韦贤薨逝后,其长子韦弘因罪被捕入狱,家人伪造了韦贤的遗嘱,指定次子大河都尉韦玄成为继承人。(大概是担心韦弘有罪,不能继承爵位。)韦玄成知道不是父亲的意思,就装疯,躺在大小便上胡说八道,又哭又闹。等到韦贤的葬礼结束,该由韦玄成继承爵位时,他以发狂为由,不肯接受爵位。大鸿胪于是向汉宣帝奏报了此事。汉宣帝下诏让丞相、御史调查此事是否属实。

丞相府承办此事的官员写信给韦玄成说:“古人辞让,是因为有文章来说明其仁义可观,所以才能垂荣于后世。如今你毁坏自己容貌,忍受耻辱,伪装癫狂,好像奄奄一息的小火苗,这样的行为怎么能得到名声?我一向愚昧浅陋,如今做丞相执事,希望你能了解一下外面对你的评价。不然,我也不得不做小人,检举你的装疯,伤害你的名声了。”韦玄成的朋友、侍郎章也上书说:“圣王一向用礼让治理国家,希望能优待玄成,不要逼他屈服,让他安贫乐道吧!”而丞相、御史都认为韦玄成装病,弹劾他。皇上下诏说,不要弹劾,让他袭爵。韦玄成不得已,接受侯爵之位。皇上认为他高风亮节,任命他为河南太守。

6车师王乌贵逃到乌孙后,乌孙将其留下不遣回。汉朝派使者责问乌孙,乌孙将乌贵送到长安。

7当初,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隔绝羌与匈奴之间的道路,将各羌族部落逐出湟中。等到汉宣帝继位,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察诸羌,羌人先零部落的首领请求义渠安国说:“我们希望能渡过湟水,到北岸耕田之外、水草丰茂的地方放牧。”义渠安国同意,上奏中央政府。后将军赵充国弹劾义渠安国擅作主张。但是羌族人利用之前义渠安国的承诺,大批渡过湟水,各郡县不能禁止。

之后,先零部落与其他羌族部落酋长二百余人,解除过去的仇恨,交换人质,结盟宣誓。皇上听说后,就此事询问赵充国的看法。赵充国说:“之前羌族人容易对付,就是因为不能团结,每个部落都有酋长,相互攻击,不能统一。三十年前羌人造反,也是先解除仇恨,结成盟约,攻打令居,与汉朝对峙,五六年才平定。匈奴数次诱使羌人,要和他们联合攻打张掖、酒泉,许诺将那些土地给羌人居住。最近,匈奴在西方为乌孙所破,我怀疑他们遣使和羌人勾结。我怀疑羌族之变,才刚刚开始,相信他们还会联络更多部族,我们要趁他们还没发动,早作准备。”

又过了一个多月,羌侯部落酋长狼何果然遣使到匈奴借兵,想要攻打鄯善、敦煌,以阻绝汉朝与西域相通的道路。赵充国说:“狼何自己肯定想不出这个计策,估计匈奴使者已经到了羌中,先零、罕、幵等部落已经解仇作约,等到秋后马肥之时,必有变乱。应该迅速遣使到各边防部队,让他们加强防备,并且注意挑拨离间各部落,不让他们联合起来,注意发现他们的阴谋。”于是宰相和御史大夫再奏报皇上,派义渠安国巡视各羌族部落,辨别他们逆顺的情景。

8这时,因农业年年丰收,谷价跌到每石五钱。

【王夫之曰】

谷石五钱,史家以为是宣帝元康之世的美事。但是,一个优秀的农夫,一年耕种所得,只有五十石而已,也就是二百五十钱。而商人一个月盈利五万钱,就可以囤积一万石粮食,还有人愿意耕田吗?农民如果有婚丧大事,稍微花了一百钱,就得卖掉二十石粮。那么如果遇上荒年,农民能不饿死吗?农民也不只是要吃饭,他还要穿衣,还会生病,要吃药,要养老,也要吃盐、蔬菜和肉食啊!所以国家要收购粮食,调节粮价,以免出现谷贱伤农的事。

我的女神校花  赠你一生幸福  超级萌宝:腹黑老爹快接招  重生司务长  爆笑穿越:神偷小痞妃  主播今天拯救世界了吗  小苹果  七零养家记  诱捕1v1h  司茶皇后:皇上,请降火  我是一个老兵  长腿叔叔  绝地求生之神级玩家  穿越勇者的二代  豪门契约:女人乖乖让我宠  99次追缉令:霸道总裁宠上瘾  偷命  葬魂笔记  千颜  花滑之国宝天后  

热门小说推荐
从召唤师开始的斗罗世界

从召唤师开始的斗罗世界

有召唤到异世界的盾之勇者有被人杀害死亡转生史莱姆有便利店穿越开启无限存档还有居家肥宅喝可乐意外身亡穿越斗罗世界!从此做任务成瑞兽建宗门踏七怪走向人生巅峰。ps小说会涉及一些宝可梦的精灵以及斗罗大陆的世界观。如果您喜欢从召唤师开始的斗罗世界,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大妖血脉

大妖血脉

大荒经记载,上古之时,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是为娲灵一族,是妖中大族。大妖之能,移山填海,呼风唤雨少年身怀大妖血脉,在弱肉强食的修真世界,一步步踏上巅峰!如果您喜欢大妖血脉,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病弱首辅的锦鲤妻

病弱首辅的锦鲤妻

关于病弱首辅的锦鲤妻一个是看人眼色生活,一直给嫡妹充当才艺替身的隐忍庶女一个是失去母亲庇护,被父亲当做棋子送去替皇子做质子的病弱嫡子。当这对替身男女在黑暗独行中结为连理,所有人都觉得会是一场早早散场的滑稽戏。但两人却否极泰来,负负得正,在众人反应过来之时,就已经势不可挡。这世上的恰如其分莫过于你有病,我有药你缺甜,我属糖。多年以后,人人称羡的姜融吃着爱心牌羹汤,笑问眼前人他们都说,首辅娘子诸事皆宜,我该如何谢你?清冷持重的首辅大人星眸璀璨要不,娘子陪我去拜拜送子观音?...

欢喜佳期

欢喜佳期

意外去世的常安夫妇有三大憾事,一是没将自家闺女嫁出去,二是忘记告诉她家里有矿,三是如果您喜欢欢喜佳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一朝坠崖,魂归公元888年。这一年,权倾朝野十数年的阉人田令孜被驱逐,大宦官杨复恭携手八百外宅郎君登上历史舞台。这一年,李昌符滞留圣驾于凤翔,与天威军火拼后,一个叫李茂贞的扈驾都将崭露头角,走上了封岐王的大道。这一年,朱全忠进兵蔡州,讨伐僭越称帝的秦宗权,黄河两岸诸道逐渐失控,朝廷号令不出潼关。这一年,距白马驿祸还有十七年,距朱温弑君篡唐还有十九年。这一年,马球皇帝驾崩,唐朝版崇祯李晔上线。这一年,一个人霸占了李晔的身体,试问大厦将倾,谁能施展回天之力,看试手,补天裂,威加海内,四海八荒归于朕。如果您喜欢最后一个唐朝皇帝,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有一枚两界印

我有一枚两界印

拥有一枚玉印,可以自由穿越异世界。本来以为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古代世界,胸无大志的陆征准备当个自由的小倒爷,享受财主生活,找几个红袖添香,逛吃逛吃的过完这朴实无华且枯燥无味的一生。直到施舍了门口乞丐一顿饭,玉印得到了几缕气运狐女日至,倩鬼夜来。全真上门,禅师拦路。原来,这个世界不简单如果您喜欢我有一枚两界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