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9章 既定事实(第1页)

登州府平海游击罗浩所部五千人,行军至莱阳途中,半夜大溃,辎重粮草皆被溃兵焚毁,罗浩死于乱军之中。

莱阳、栖霞两县县令急信登州知府,山东巡抚各处告急,言溃兵散于各地,旋即成匪,骚扰地方,请上官速派军兵弹压,保登州士民平安。

大明军队喜欢齐头并进,却又不互相沟通,结果经常被敌人分头击溃,在关外这样的糊涂仗不知道打了多少,在登州小小地方,却也是如此,罗浩自领五千人从登州府城去往莱阳县城,而大嵩卫和靖海卫还有海阳千户所的三处的兵马根本不知道登州府城那边何时出发,如何安排。

大嵩卫、靖海卫和海阳千户所早就是残破异常,凑起来满打满算不过是三千左右的人马,分别从各处的营地出发,在海阳千户所会合。

本身粮饷就被克扣的厉害,接到命令之后,无论是那一家都不愿意迅速启程,磨磨蹭蹭的点起了兵马,把农活忙完,这才是开始上路。不过大嵩卫和靖海卫两支兵马都是离开驻扎的地方不久,就被马队半路截击。

平海游击罗浩面对的敌人大都是步卒,可这几个地方的兵马面对的全是骑兵,虽然人数稍微少些,可更为精锐。

大嵩卫和靖海卫的士兵们都是在半路上就被杀的溃散,这年头为将者必须要抓住部队,军队中的缺粮缺饷和军将们的作威作福,让士兵们根本不愿意在军队中多呆,太平时节还要防备着士兵们开小差,更不要说这样被打散了,这一散,且不说那重大的死伤,再收拢成军可就难上加难。

更不用说那马队突击的时候,死的最快的往往是领兵的将领,海阳千户所的那位千总暗自的庆幸,心想用自家的地盘作为汇合的地点果然是好,最起码不用去送死了,这海阳千户所直接就是当起了缩头乌龟。

崇祯十一年的二月二十那天,登州知府赫然发现,驻守在登州府境内的军兵,可供机动的力量都已经是消失不见,或者是夜间营啸,或者是被匪盗围攻,结果倒是一致,都是溃不成军。

各个州县卫所的急报文书更是雪片一般的飞来,言辞切颇为的一致,都是说城池乡间,有大股的贼寇活动,请求上官速速派兵支援,不然恐生剧变。

山东州府,除却兖州府之外,其余的府县都是要常年提防白莲教、弥勒教、闻香教的起事和作乱,加上各处的土匪响马,都已经是闹成了传统,经常有知县知州,甚至是知府和兵备道这一级别的官员因为这个被弹劾去职,所有人对这个都是紧张万分,下面一报,那知府也是心慌,不顾得山东总兵的脸面,一边派人给巡抚送信,一边给分守莱州府参将李孟去信,请求协助护卫登州各处。

到了三月初,原本镇守在登州府各处的山东总兵丘磊的兵马已然是乱成一团,还能拿得出手的几支兵马都是龟缩在登州府城和黄县那里,不敢轻出,而分守莱州参将李孟的兵马还是在莱州府未曾动弹。

快马送信,这个经过莱州府和青州府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干碍,济南府,山东总兵衙门的丘磊禁不住两眼发黑,转眼见自己在登州已经被人砍掉了手脚去。

继续派兵马前往?那八千多人的战斗力自己也是知道,都是被人杀死主将,士兵溃散,剩下的派过去还会有什么好下场吗?而且将帅嚣张跋扈的本钱全靠手中的军队,眼下突然少了几千人,已然是伤了元气,要是再少些,恐怕就要麻烦。

而且派兵前往要过莱州和青州两府,自己扣押了李孟的粮饷,对方不会那么轻易的把路让出来,且在登州的那些事情,想来想去也就是李孟才有可能去做,尽管地方上官府和士绅众口一词的说是兵马自溃还有匪盗骚扰,谁去相信,李孟扮猪吃老虎的可能更大,偏偏挑不出理由。

双方的矛盾在山东官场上已然是路人皆知,谁都知道因为军饷的事情打起了文字官司,自己要是说对方火并,十有八九会被人误会。

这样的局面,再派兵过去,那岂不是深入虎穴,惹出了扮猪的老虎怎么办,山东总兵当真是气得七窍生烟,自己的婆娘整天在后宅哭闹,说是小舅子罗浩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死掉,一定要查个究竟,可自己还不能动手,要去打官司,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是对方的后台,自家那些关系怕是占不到便宜。

想到最后,山东总兵丘磊几乎是要吐血的得出了结论,自己只能是把登州地盘放弃,捏着鼻子认这个亏,好在济南府还算是富庶,眼下只能是把这个地盘守好,也就只能是如此了,这山东总镇将官只能管着一府,而分守一地的参将势力范围差不多有四个府,真真是本末倒置了。

三月中旬,在登州父老的“殷切之心”“热情渴望”的呼唤下,山东各级衙门从善如流,命令分守莱州府参将协防登州府,丘磊的兵马还在,只不过龟缩在黄县和登州府城两处,不敢动弹。

这命令下来,山东巡抚颜继祖还是得了些盐商们送来的好处,反正当日刘泽清有谋反迹象的时候,也是命令分守莱州参将李孟前往戒备,这命令也是熟门熟路。想想那么紧急的事情,巡抚衙门都不愿意调动总兵丘磊的兵马,原因就是该人跋扈异常,出征驻扎往往都是讨价还价,哪有李孟这般恭谨听话,上贡的银子给得有多。

虽说分守莱州府参将李孟的势力越来越大,可架不住听话懂事,地盘大点也就大点了,登州闹匪盗,可疑的地方不少,但官员士绅众口一词,这么多人一起说话,就算不是真事也是真的了。

明朝的统治基础是什么,正是这些士绅地主们,文官们大都是出身于这些有田产有资财的地方名望之中,历代皇朝,衙门机构最多只是设置到县,县以下没有代表朝廷的机构,实际上行使统治权力的人,正是这些士绅地主们。

李孟通过私盐,给这些士绅地主增加收入,通过强大的军队和公允的做法,让这些士绅地主感觉到敬畏,通过豪绅子弟从军,让这些士绅地主和自己利益攸关。

实际上,胶州营已然是控制了青州,莱州,登州三府的士绅,有这些士绅和地主的影响,地方上的官员也要乖乖就范,要不然,他们就无法做任何的事情,既然各方面都做到这样,李孟的一切都有些水到渠成的感觉。

驻军之事倒也简单,无非就是平度州都司赵能率领手下兵马进入莱阳而已,莱阳县城和周围地区的那些地主士绅们,和胶州营的人每天都在打交道,已然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一切都是顺利无比。

胶州营又开始招募兵丁,不过这次招募的效果却不是太让人满意,尽管标准有所降低,可来应募的人极少,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应募的人少也就罢了,那些差不多达到标准的人有几类。

一是山东响马土匪里面的骨干,二是登州军溃散的溃兵,三是各地豪强家的子弟,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豪强家的子弟,几乎是有惊人的相似性,那就是不学好的无赖地痞,在当地都是恶名昭彰,无法无天的。

前一批豪强子弟是作为质子的性质存在,不过这些子弟在放假间隙回家的时候,家中长辈却惊讶的发现孩子进步很大,为人做事守规矩不说,还有多了几分沉稳之气,当然,回到家之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总要打架,这些在胶州营呆过的年轻人先是忍让讲理,然后真动起手来,比以往更是厉害。

这可是让是他们的长辈欣喜异常,孩子这般表现,那可是做大事的模样,这胶州营真是有些门道,调教有方啊!

结果这第二次招兵,山东很多地方的地主乡绅,甚至还有致仕回家的官员都是把子弟送了过来,希望胶州营替他们把孩子管管。

李孟知道了这种现象之后,颇为的感慨,他在现代当兵的时候,地方上招兵也经常招一些胡作非为的年轻人,都说部队是大熔炉是个大学校,孩子在部队待几年也就懂事了,这些人让李孟在带新兵的时候很恼火,没有想到古今倒是颇为相似,不过对现在的他来说,这倒也是好事。

胶州营和地方士绅结合的越紧密,对胶州营的强大和壮大就能提供越来越好的环境,只是在这山东的根基越深,搬迁之事眼见着就是越远。

---

谢谢大家的支持,眼见着后面的月票越追越近,老白着急啊,还请大家多多支持,不管怎么说,老白也是稳定更新,谢谢大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href="target="_blank"class="linkconten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一世之雄  影帝,你走错房了  帝后私房事记  为她疯狂  星际专职主播  小赌怡情,大赌失身  楚天月色Ⅱ  听说你做了我的表情包  天才萌宝,宫少抱团宠  重生之再不离婚  宋少独占婚宠  隐婚影后:老公请克制  重生影后有毒  公子极恶  一生陪伴,只想让你爱上我  霸总他不想离婚  陛下她不想活(重生)  不颜  一夜暴富  今天蛙蛙不在家[综]  

热门小说推荐
挣他一万亿

挣他一万亿

穿越时空的系统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平行世界,逼迫顾风去赚上一万亿,达成系统的目标。其实我对钱没兴趣,真的!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办了武林科技,我一开始只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收购了老爸的公司,让他为我打工,结果一不小心却成了现在这一副样子。众人行行行,你说什么都对!今年春节五福发几个亿啊?...

无限神话

无限神话

风靡一时的游戏死神,全区第一的王者秦靖,在争夺那世界最强死神称号的时候却突然消失无踪穿越了,带着死神游戏,带着那紫色神器,官方公认世界最强三把斩魄刀之一真千本樱,以朽木白哉之身,降...

嫡女,第一夫人

嫡女,第一夫人

十岁那年,王府为了冲喜,选中她们姐妹,同一天成亲,她是嫡女却为妾,姐是庶女却为妻。成亲七载,夜夜独守空房,消失七年的夫君即将归来,一纸休书将她扫地出门。所犯七出之条,无子淫泆恶疾。...

眸中客

眸中客

红袖读书首届全球征文大赛参赛作品如果您喜欢眸中客,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分手后,前任总是想方设法堵我

分手后,前任总是想方设法堵我

消防队大队长vs外科女医生出国六年的陆家千金回国了,各大豪门都想把这只金凤凰抱回自家。陆小姐,这是H家新出的限量款包包。陆小姐,这是我在M国拍卖会上拍的粉钻。陆小姐,这是我公司的股份。江家那个从未对外露过面却凶名在外的太子爷气得牙都快咬碎了,恨不得把这些献殷勤的全部套麻袋。半夜,月黑风高,太子爷翻墙进了陆家。陆京,你tm到底什么时候才给老子名分?陆京,不准收他们的东西,你想要什么老子都给你!陆京,你tm是我的,这辈子都只能是我的!陆京滚别打扰老娘睡觉!(1v1,别后重逢,追妻火葬场。)如果您喜欢分手后,前任总是想方设法堵我,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杀倭

杀倭

关于杀倭陆兵,三栖特种兵军官,意外回到大明嘉靖年间的浙东沿海地区杀倭抗敌,平定内乱,在功成名就之际,却不幸卷入宦海争斗,遭遇灭顶之灾,凭借着冷静的头脑和众多好友相助,时来运转,最终成为锦衣之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