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新村”是三农革命的重点,每个新村的布局都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证和规划,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其人数规模下限至少不低于一千人,上限不超过一万人。每个村除了农业公寓、农村别墅这些居住区,都设有都有幼儿园、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农技站、仓库、磨房、运动场、食堂、机电维修所、广播电影室等等公共设施。当然还有村公所、治安联防、民兵等政府权力机构。
“集村并寨”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建筑,所以现在整个解放区都成了个大工地,水泥厂、砂石厂和建材厂增加了数百个。尽管现在看起来,这项工程花费巨大,但是比起今后,因为村寨布局不合理而浪费的各种资源,就省得太多了。更加不要说,因为“集村并寨”而减少的基层行政人员和行政成本,以及提高的管理效率。
最重要的是,“集村并寨”之后,才最有利于打破封建宗族关系,彻底粉碎乡村的族权体系。因为“集村并寨”并不是整村整村的迁移,而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迁移,同一个自然村的村民有可能被分到多个不同新村,尤其是那些大姓、大家族都会被拆散,跨村分配,甚至跨乡、跨县、跨府乃在跨省分配都有可能。
而且,这种分配还会按照阶级进行拆分,那些自然村寨的原宗族族长、长老、原士绅以及势力大的家族,都会被拆散后,再集中分配到某新村,使其与原宗族、同乡隔离开,因此就形成了一些“族长村”、“地主村”。这些“地主村”、“族长村”的村民全都是原来的基层统治阶级,这下子把他们丢在一起,这些老爷们都傻眼了,没了可以调动的人手,他们就是个屁,左邻右舍以前都是老爷,谁又能比谁有面子不成?
就算他们想在互相间斗出个什么名堂,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地主村”、“族长村”的管理可要严得多,“平民新村”里只有民兵,这里却是驻扎了正规军,当然以后会换成武警,专政铁拳可不会允许他们为所欲为的。再说,能分到“地主村”里住的,都是平时没有大恶的“良绅”和能配合革命的,识时务的地主,这些人都比较好管理。
那些劣迹斑斑的“土豪劣绅”和不识时务的家伙,可没资格住进来,这些人都是在各个工地或者“劳改农场”里面,即使他们没犯事的亲戚也是提心吊胆,唯恐被清算,分在里面也很老实,不敢再来尝试科社党的底线了。在科社党可没有“法不责众”这一说,像那些臭名昭著的土匪村、山贼村,可是整村整村的被处决、被判刑。文德嗣领导的科社党确实不喜欢杀戮,但那只是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没什么利益也很没效率,并不是说他们不敢或不会杀戮。
虽然“地主村”这些人大都是“良绅”,但也不会让他们继续呆在原籍,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必要的制度。这种集中安置的做法一方面是隔断其社会关系,使其影响力在原住地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是方便控制,并进行洗脑转化。还有一个不便说的目的,就是给其他的“平民新村”起个示范作用。
说句大实话,比起普通的农民,这些原统治阶级的素质确实要高得多,他们多少都是读了点书,其中大多数人在头脑灵活、知识水平以及经营能力上,要比普通农民要强得多,也更能接受新事物。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人的本钱多,土改的时候政府都是给了补偿的。能住进“地主村”哪家没有几百亩土地?按照每亩耕地10到50元,每亩山林1到10元的补偿,家家都至少有上万元的补偿金,虽然按照拆分户口的原则,大家族被拆成了小家庭,但每家分到几百元也是起码的。而且,土改只是强制赎买土地,牲畜、浮财并没有动他们的。
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要他们像下层农民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老实实劳作,那是绝对不情愿的,但现在身边再也找不到使唤的人了,这可咋办呢?于是,其中很多头脑灵活的家伙,就不再搞农业了,索性把资产拿出来去投资工商业,这些人都申请更换了城市户口,全都进城办厂经商去了,科社党对于民族工业一向很扶持,在政策上都有优惠。
不过,还是有很多对工商业不熟悉的,抱有疑虑的,或这辈子就只想搞农业的人。这部分人继续呆在农村,但也让他们想出了偷懒的法子,那就是科技。
既然他们有较多的本钱,自然可以购买更多先进的科技产品,比如汽车、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插秧机、自动饮水机、投料机等等各种交通工具、农业机械和畜牧养殖机械。一家人当然不够买齐所有的东西,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现在一家子最多也就十几亩地。但他们很快就接受了科社党推出的“合作组”制度,十几家或几十家组成“合作组”,凑份子买齐所需的机械、车辆。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的,这些“地主村”居然成了国营农场之外最先实现机械化农业的地方,而这些人也很快尝到了科技的好处。在农技站的指导下,无论是田间作业,还是畜禽养殖,全都大获丰收。虽然现在自己的土地比过去少了,但算下来居然收入还比以前高。这让他们大感惊讶之余,也不由对科社党越发信服和认同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以前的亩产普遍都只有几十斤到两百斤的程度,靠收地租又能收多少?就算一亩地收二百斤,一千亩地也才收二十万斤,就算收一半的地租也才十万斤,而这些收入还不是全都能拿到手的,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不说,还有应付清廷官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要知道,税吏们收税摊派的时候,首先找的就是这些地主,除了极少数奢遮的大地主,可以不买地方官吏的帐,一般的中小地主根本跑不了。这么七折八扣下来,虽然他们比普通农民过得滋润,但要说有多好,那恐怕也不见得。
尤其是“摊派”,这玩意儿可是专为士绅地主们准备,一般的屁民可没资格“享受”。被摊到破产的地主,可不在少数。还有“官役”,也就是把各种差事,诸如徭役、收税等差事“承包”给地主们,让他们去收税和组织劳役,要是搞不好就得自己贴钱。
这活听起来不难,但农民可不并都像某些宣传资料上说的那么纯良质朴,抗租抗税的从来就没少过,并不是每家地主都养了武装家丁、职业打手的。遇到这种事情大多数就只能抓瞎,更别说那些实在交不上的,或者逃税逃役的,那就更没办法了。被“官役”逼得破产的地主士绅,也是毫不少见。当然这种“官役”对于那些没节操的“土豪劣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反而是发财的手段。这也是清末以来,“劣币驱逐良币”,乡村士绅逐渐劣化的重要原因。
但现在就不一样,科社党取消了所有的苛捐杂税,以及最让地主士绅们害怕的摊派和劳役。农业税只有三成,虽然名义上税率比清廷的正税高(俺大清从来就不是靠正税过日子的),但其他稀奇古怪的苛捐杂税、摊派都没了,就连几千年一贯制的徭役都被废除了,负担反而要少得多。
加上各种科社党政府提供的良种、化肥、农药,现在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产出千斤,要是再用心点,亩产一千四五百都不在话下,就算一家只有十几亩地,可收个二万斤不在话下,交了正税也有万多斤归自家,这完全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最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畜禽、水产养殖等各种副业,这些都是有各种良种,又有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以及营养丰富的混合饲料,和防止疫病的药物。再加上各种科技产品的运用,一年下来收入是种田的几倍还多。
所以,在最早就行三农革命的川东、湖北一带,十个模范村里面起码有七个是“地主村”,就一点不奇怪了。当然在宣传的时候,对于他们的身份自然就忽略了,只是着重强调了他们对先进生产方式的运用,以及文化知识带来的好处。
把自然村按阶级拆分重组后,因为没了以前的族长、士绅等头面人物,又是很多互相陌生的家庭组合在一起,想抱团都不容易,所以“平民村”也变得好管了许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到了陌生的环境中,总是更容易服从权威,新村的最大权威自然就是掌握了行政力量和武装力量的村政府了。
没了宗族的掣肘,各项政策、各种措施执行起来都非常顺利。科社党搞三农革命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全国的农村彻底废除小农经济的模式,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最终把传统的农民变成“农业工人”,把农村变成现代化农场。
现在每个新村都分为若干个“合作组”,由基层干部和骨干们(主要是退伍军人)带领着从事生产,等他们尝到“规模化”甜头之后,就不用人带了。利益会驱动他们自觉自愿的去干,当然开始这几年,基层干部们是很辛苦的。
盛世娇宠:老公,沾个福! 重生之大英雄 网游大摸金 升级欧皇,我在荒岛靠幸运值开荒 英雄联盟之我真是皮肤控 重生之完美岁月 三国之武魂时代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如胶似漆 沈嘉 言简意深 不堪又何妨(1v1) 糖类化合物 龙镇 万泉湖杀人案 [网配]但求一睡二月红 豪门宠媳 如思成瘾 第四层伪装 重生之少年名医
关于网游之弓神无敌被刁难暴怒炒上司鱿鱼,被广告吸引买了游戏头盔,狗屎运外加诚实善良好品质,下楼吃个早餐都能捡到美得冒泡的妹子。且看游戏里意外获得分支种族的主角怎么打怪升级泡妹子,争霸称雄走上游...
重生了,回到了即将高考的时期,知识已经还给老师了怎么办?赵默稍等,我启动下钢铁意志!如果您喜欢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男友出轨情敌,还发来请帖,乔思宁呵呵一笑,转身嫁给情敌的表舅。只是这朵高岭之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角色。表面严肃清冷,其实每天都在想怎么,咬她的唇,做深入交流。更多免费小说请收藏18wenmvip...
关于重生后她成了美强惨王爷的小甜包前世,南宫玥愚昧无知,错信小人,平白为他人做了嫁衣,最后落得个横死街头,无人收尸的下场。重活一世,她想尽办法改变一切。为此,不惜讨好侯府里最卑贱落魄的长辈。因为她知道,这位长辈往后必定前程似锦,权势滔天。就是有点(非常)难讨好,而且因为她之前对长辈做过一些恶作剧,所以长辈就有点不喜她。幸亏,她心智坚韧温柔大方乖巧可爱终于打动了长辈。一号仇人,在秋闱宴上跟人通奸,从此声名...
这世上没有人是废物,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天赋,有的人善于计算,或记忆超群,或逻辑慎密而有一些,他们天赋异禀,能徒手掀翻汽车,脚步如飞,或者玩弄水火人心。而我的天赋。夏亦抚过摆在兵器架上的一件件珍藏品霜之哀伤青龙偃月混沌双刃金箍棒我要打十个!如果您喜欢兵器大师,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